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详细解答土地利用
了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更加细致和准确地描述土地利用现状。一级类:共分12个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
2、一、国家公路网络体系外的农村道路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若道路符合农村道路定义(如田间机耕道、村间连接道等),且未改变农用地性质,按农用地管理,无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此类道路通常用于农业生产或村民日常通行,不涉及土地用途变更。二、国家公路网络体系内的农村公路若道路...。
3、法律分析:新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即《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是2017年11月1日发布实施的,它规定了土地利用的类型及含义,将土地分为12个一级类、72个二级类。一级类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等,二级类土地包括水田、水浇地、旱地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任何单...。
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2017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 21010-2017。该标准规定了土地利用现状的总则、分类与编码,适用于土地调查、规划、审批、供应、整治、执法、评价、统计、登记及信息化管理等工作。它按照土地的实际利用情况,...。
5、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水文观测站用地的分类需结合其实际功能与设施类型:若观测站涉及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持相关设施,例如水库水面、坑塘水面或沟渠等,其用地通常归类为农用地。这类设施主要用于农业灌溉、生态调节或水资源管理,符合农用地中“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定义。若观测站包含...。
6、农村土地地类调查的依据是《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是现行国家标准(GB/T 21010-2017),该标准在农村土地地类调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详细规定了土地分类体系及具体含义,为地类划分提供了明确的核心依据。首先,该标准明确了土地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确保了土地分类的科学性和...。
7、国家标准细化分类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 - 2017,采用一级、二级两级分类体系,共设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具体一级类有:耕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水田、旱地等。园地:种植果树、茶树等多年生作物的土地。林地:生长乔木、灌木等的土地。草地:用于畜牧业的天然或人工草地。商服...。
8、一、农用地定义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 - 2017),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这一类别涵盖了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多种类型。这些土地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农业生产活动。二、滩地耕种地的归类 若内陆滩地经过围垦等开发利用活动,具备了农业生产的条件,如种植...。
9、新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即《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是2017年11月1日发布实施的,它规定了土地利用的类型及含义,将土地分为12个一级类、72个二级类。一级类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
10、土地利用规划图:以“指导未来土地利用方向”为核心功能,依据区域发展战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需求,划定土地用途分区(如农业用地区、建设用地区、生态保护区等),并制定用途管制规则,约束土地开发行为。二、分类依据与层级不同土地利用现状图:分类依据: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
